USB母座连接器规格有哪些(反向micro USB母座的应用解析)
USB母座连接器现如今是我们为常见的接口,没有“之一”。早其发展得益于个人桌面电脑的普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PC,USB连接器概念提出及标准的推出在上世纪90年代,其发明人为因特尔员工巴特。
千禧年后,PC成本大幅度降低,随之而来的个人电脑售价也同步跳水,记得90年代随便一台配置简单的拥有大块头显示器的联想电脑都要一两万元,这在当时对于人均月薪不足千元的水平来说,这无异于“天价”,降价后的PC,也逐渐为各行各业的日常生产及工作中普及了电子化流程,大量中小企业开始购置电脑,此时PC使用率逐渐提升,家庭用户也出现“井喷式”的增长,USB连接器就此走进千家万户。其实当时USB协会推出USB连接器时,是有多种规格的,有USB-AF,MINI-USB,micro USB,USB-BF等。
但由于当时PC接口为USB-AF母座为多,而相机、手机等设备那时甚至连数据传输及充电接口都是分开的,数据传输接口大多选用体积相对较大的MINI迷你USB母座,所以长时间以来,消费者对于micro USB母座的认识显得比较陌生。
但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野百合也会有春天”。如果说PC是USB-AF连接器的“风口”,那智能手机就是micro USB连接器的“风口”,随着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及HTC和三星推出安卓手机,智能移动设备的充电接口及数据传输接口开始统一,此时micro USB母座连接器成为了天然的选择,其具有体积小,兼容性高,性能稳定等多种优点,搭上了智能手机的顺风车,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而后期随着设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市场对反向micro USB母座有了现实需求,我们知道,早开始,手机设备的PCBA板是安装在手机后盖上,通过CNC工艺将定位螺丝孔在手机的金属背壳上打孔进行固定,micro USB母座一般采用沉板或者插件及贴片正面焊接到PCBA上。
随着后期对设备厚度的不断降低的要求,也就是“超薄概念”的提出,各个厂商为了追求超薄,纷纷改变了生产工艺,越来越多的产品将PCBA板与屏幕通过中框固定在一起,传统的micro USB母座贴合加工工艺就显得不那么和谐了。
如果依旧采用老方法加工,那么客户就需要改变习惯,将micro USB连接器公头倒过来插入进行充电及数据传输,这与科技厂商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感受相违背,在USB3.1母座没推出之前,这种做法简直不可接受。
如何在不改变传统贴片加工工艺的情况下,不改变micro USB母座接口的插入方向,这就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反向micro USB母座应运而生,如图中产品所示,反向micro USB母座将传统的贴片脚或固定脚“上下互换”,通过这一简单的调整,我们可以发现,反向micro USB母座所在的PCBA板即使是与屏幕用中框固定在一起,合上设备的后盖后,客户使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或设备充电时,依旧无需改变业已形成的习惯,就能完成所需的操作。
笔者有幸对一台魅族的魅蓝NOTE5手机进行拆解,无意中发现其设备上所使用的接口也是反向micro USB母座,而正如前文所说,这台设备的主板与其屏幕是一体式的,后盖就单纯是一个后盖。反向micro USB母座鉴于其特殊的结构,其固定插脚一般都为大间距,没有了传统的双插脚5.7/5.9/6.0间距规格,因为此类间距会与反向micro USB母座所必须要有的公头挂钩插孔位置相重叠,无法冲压。
图中为我司目前已经量产的反向micro USB母座,其两对插脚的间距分别为7.7及5.3,随着设备结构的不断发展,反向micro USB母座一定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下一篇: 侧插式TYPE C母座规格介绍
上一篇: DC座与USB母座的演变(反向USB母座所存在的问题解析)